《泊船瓜洲》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。其中来名句“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”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所传颂。诗中“绿”自字将无形的春风化为鲜明的形象,极其传神。从字面上看,该诗是流百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,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,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、推行新度政的强烈欲望
《泊船瓜洲》这首古诗的意思
诗中首句通过写京口和瓜洲距离之短及船行之快,流露出一种轻松、愉悦的心情;第二句写诗人回望居住地钟山,产生依依不舍之情;第三句描写了春意盎然的江南景色;最后以疑问语气结尾,再一次强调了对故乡的思念。
《泊船瓜洲》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。全诗不仅借景抒情,寓情于景,而且在叙事上也富有情致,境界开阔,格调清新。
原文如下:
京口瓜洲一水间,钟山只隔数重山。
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。
译文如下:
站在瓜洲渡口,放眼南望,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,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。
暖和的春风又一次吹绿了江南的田野,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?
词句注释
泊(bó)船:停船。泊:停泊,指停泊靠岸。
京口:古城名,故址在江苏镇江市。
瓜洲:镇名,在长江北岸,扬州南郊,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,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。
扩展资料:
《泊船瓜洲》作于王安石晚期。全诗以“泊船瓜洲”为题,点明诗人的立足点。
首句“京口瓜洲一水间”写了望中之景,诗人站在瓜洲渡口,放眼南望,看到了南边岸上的“京口”与“瓜洲”这么近,中间隔一条江水。“一水间”三字,形容舟行迅疾,顷刻就到。
次句“钟山只隔万重山”,以依恋的心情写他对钟山的回望,王安石于景祐四年(1037年)随父王益定居江宁,从此江宁便成了他的息肩之地,第一次罢相后即寓居江宁钟山。
“只隔”两字极言钟山之近在咫尺。把“万重山刀的间隔说得如此平常,反映了诗入对于钟山依恋之深;而事实上,钟山毕竟被“万重山”挡住了,因此诗人的视线转向了江岸。
第三句“春风又绿江南岸”,描绘了江岸美丽的春色,寄托了诗人浩荡的情思。其中“绿”字是经过精心筛选的,极其富于表现力。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——泊船瓜洲
《泊船瓜洲》全诗的意思是什么?
意思是: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,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。
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,天上的明月呀,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?
泊船瓜洲
【作者】王安石?【朝代】宋
京口瓜洲一水间,钟山只隔数重山。
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?
扩展资料:
赏析
“京口瓜洲一水间”写的是远眺所见,诗人站在瓜洲渡口,放眼江南,看到“京口”与“瓜洲”这么近,中间只隔一条江水,由此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不过隔了几座大山,也不远了,于是水到渠成地就有了“钟山只隔数重山”。
前者写的是所见,而后者写的是所想,这一想,就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形象再塑空间。同时,“钟山只隔数重山”不仅写了瓜洲与钟山之间并不遥远的距离,也流露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浓浓的情怀。
“春风又绿江南岸”不仅点出了时令已是春天,也不仅仅是描绘“江南岸”的春色,“又”字,深深地蕴含了诗人多年的企盼。春风吹过江南已不知多少次,江南的田野山川也不知绿了多少回,如今春风依旧,明月依然,思乡之情也在,可是诗人自己又身在何处?
再看句中的“绿”字,它也不单单是今年吹绿了“江南岸”,而是年复一年,不止一次地“绿”遍千山万水,就连整个江南都被染出了灵气,却终究难以染绿游子此时的思乡情结。
“明月何时照我还”是由“春风又绿江南岸”触动诗人的思乡情怀自然引发而来,诗人满目新绿,想起春风已经不止一次吹绿大江南岸,可自己依然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久别的故乡,不觉寄情于明月:皎洁的明月啊,你什么时候才能陪伴着我回归故里呢?再次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深情。
全诗意思:
从京口到瓜州只是一江之百隔。
从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。
春风又吹绿了长江南岸。
明月什么时度候才能照着我回到故乡。
《泊船瓜洲》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。是诗人乘船路过瓜洲,怀念金陵(南京)故居,而作此抒情小诗。这是一首典型的乡愁诗。抒发了作者的忧内郁、伤感、消沉之情,以及对将远离的家乡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意。容
京口瓜洲一水间,钟山只隔数重山。
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?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