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出处:汉·枚乘《上书谏吴王》:“欲汤之沧,一人炊之,百人扬之,无益也;不如绝薪止火而已。”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“扬汤止沸”。
成文用法:在句中通常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比喻办法不彻底,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
扬汤止沸成语解释
扬汤止沸(拼音yáng tāng zhǐ fèi),是一则来源于文人作品的成语,该成语最早出自于汉·枚乘《上书谏吴王》。
扬汤止沸的意思是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,使它凉下来不沸腾。比喻办法不彻底,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在句中通常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成语寓意:“扬汤止沸”意味着解决表面问题,或临时性解决问题,是通常所说的“治标”;“釜底抽薪”意味着解决根本问题,或对问题进行彻底解决。“治标”不如“治本”,止于假解决,不如真解决,与其解决表面问题,还不如解决根本问题。但“治本”固然是令人满意的,当根本问题暂时难以解决时,“治标”也是值得肯定的。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