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出处: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将适齐,谓季隗曰:‘待我二十五年,不来而后嫁。’对曰:‘我二十五年矣,又如是而嫁,则就木焉。请待子。’”
成语运用: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;比喻年纪已大,寿命将尽。
示例:清·吴趼人《痛史》第二十五回:“但老夫行将就木,只求晚年残喘。”
行将就木成语解释
行将就木是一个汉语成语,最早出自春秋·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。
该成语的意思是指人寿命已经不长,快要进棺材了,比喻人临近死亡;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。
典故寓意:骊姬为了权力,设计陷害申生、重耳和夷吾,即使一时得势,终究会遗臭万年;晋文公重耳知恩图报,贤德爱民,终成大业。季隗愿意等重耳二十五年,时光飞逝,青春易老,女人能有几个二十五年?可季隗无怨无悔,这种守候足以让人感动。
网友评论